Monday, October 26, 2009

我们在修行

从呱呱坠地那刻开始,我们注定要走这段人生路,注定要修行。
最近工作上压力不小,三番四次告诉自己要化解掉,却一直耿耿于怀,放不下。
我很注重工作绩效,自认做不好的,我不会接,不是言听计从的那型,不过,一旦接下,一定要做好。可是现实环境不容许,我只有不断的斗争,对外对内斗争,对外是理所当然的,对内,是内心挣扎,不断省思应该去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。
同样的活动,数年前与今日相比,人手严重短缺,做出来的成果是令我失望的,因为我的要求高。
心情不好的时候,会气馁地想:干吗要求这么高?过过日子不就好了吗?
转念一想,不行,还是认真做下去。
人生,就是这么矛盾。
继续修行。

后记:
这是前阵子的草稿,居然还留在草稿箱里,反正最近没写稿,就让它登场献丑吧。心情会变,有些心情周而复始,不容易摆脱。前阵子的修行完成了,丰收呢。

Thursday, October 15, 2009

来兴:犹抱琵琶半遮面

有位老同学早在4月22日就已经是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,要不是被愫芩发现,相信没人察觉。我特地将他的短文转贴于此,不让他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同时希望他再来,支持老同学共同拥有的部落格~(珍)

详文如下:

嗨!老朋友,我来了!!!

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,应该是这样的情形了。

对不起,这么久才回复你们。我是在孝成的催促下才硬着头皮进来写写东西。一半也因为我是其中一个发起人,不写点东西好像对不起大家。

本来我是想有了这部落格后,大家可以聊聊天有点联系。但可能在时间上的不联续,工作性质不同,工作领域不同,所以难免在联系上有点困难。但记得四十六年了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大家都没有联络,总觉得有点不足,有点失落感,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尽量抽点时间上部落格聊聊天。

孝成非常有心,他本身对电脑又不通,所以不断的提醒我一定要进部落格写东西,要不然要和我绝交(开玩笑)。

进入部落格时,看到你们的文笔都那么好,我还有点犹豫不决,因为自己的文笔都不是很好。我只擅长写报告、做记录,和一些公式化的记录还可以。但要写像你们一样的文笔我想还要一段时间。

今年农历年初一见到部分老同学,心里感慨万分。全部同学都能记得,除了志良以外,因为他的变化太大了,但基本上还记得他的样子。可能我读过下午班和早上班能记得上午班和下午班的同学。我希望明年的聚会会有更多老同学回来聚聚。

你们说要探望谭赛云老师的事,伟明非常有兴趣,他很想探望谭赛云老师,因为当年她非常照顾他。如果成行的话,希望能联络他。

你们说要探望李秀霞副校长的事,结果如何,孝成想和你们一起去。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和你们一起去。好了不写了,夜了。以后继续。

来兴
April 22, 2009 11:25 PM

Wednesday, October 14, 2009

鸟花·鸟人

图说: 绿色的小鸟花,你看见了吗?

我不是在说粗口!
从马六甲州马接峇鲁新村回来,带回了小鸟花的故事,引起编辑组同事的好奇,上网查找了之后,大家指着电脑荧幕小声说、大声笑,“鸟”声不绝,有人忍不住问:“你们在说粗口吗?”
据说小鸟花源自印尼,马接人引进新村之后,村民竞相培育,原本粗生粗长的,在本地及外地爱花人的追捧之下,身价腾涨,从矮矮的几公分数令吉到花开枝叶茂密的数百令吉不等。
编辑组同事跟甲州办事处主任联系,要求我在嘉年华结束之后,将她们预订的5株鸟花载回总社。那些鸟花,就这样伴我走过夜黑风高的归程。
抵家门时已是夜深,为免鸟花闷死,我将它们搬下车,跟家里的盆栽并排而立。翌日补假睡到自然醒,见妈妈为它们浇了水,连忙澄清说是代同事买的。妈妈哦了一声,没说什么,倒是另一半问:“怎么没买给自己的母亲呢?”
老实说,办事处主任问过我,我想也没想就回拒了。我自认是摧花辣手,半年前在办公室放了10株嫁接仙人掌(Grafted cactus),结局是一株接一株枯死在我眼前,所以我的爱花哲学是:欣赏就好,不要去动它。
另一半接着说:“你从没想过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都爱种花吗?”
为了鸟花被“鸟”,真不值得。隔天回到办公室,悄悄问那位托我买鸟花的同事,原来是两人分享5株,我连忙要求保留一株,免得背上“不孝”的罪名。
那晚,又到滨海区开会,回家已是午夜12时,没机会跟妈妈说话。翌晨将“好消息”告诉妈妈,她趋近一看,大叹一声:“这么多棵,你怎么偏偏选中这一棵?”
看吧,捧着鸟花的下场,不是被人鸟,就是鸟人!
图说:这不是小鸟花,居然也长得“鸟鸟样”,哈!
后记:
明天起再度接受专栏的考验,每双周的周四,我的专栏会出现在本报《言论版》,同学们多多支持,也欢迎批评指正。
(珍)

Saturday, October 10, 2009

边笑边译·自嘲像傻瓜

前言:

芩很热心地找来了臼井仪人的照片,问我这是不是本尊。其实我已经看到他的照片了,只是懒得再补正。芩也很好奇我的专访内容,所以我将有关报道转贴于此,为自己和小新宣传一下。(珍)

转贴文章

小新喪父(上篇):

她自嘲像傻瓜‧邊笑邊譯《蠟筆小新》中文版。

“我第一次聽說《蜡筆小新》時,惡評如潮。”她是大馬中文版《蜡筆小新》的譯者之一,曾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翻譯了第6集至32集的《蜡筆小新》,翻譯了20多本大馬中文版《蜡筆小新》,却從不知道作者的真正面目,在臼井墜崖後,她才從新聞照片中看到臼井的面貌。
小新爸爸臼井儀人生前作風神秘,甚少公開露面,他的葬禮也是貫徹低調,沒有遺像,也沒有牌位,只有擺設花朵。

《蠟筆小新》是日本已故漫畫家臼井儀人的一部非常有名的日式漫畫和動畫,今年9月11日,漫畫作者臼井儀人失足墜崖送命,令人惋惜,而此漫畫亦成為未完成之遺作。
風靡世界的《蠟筆小新》譯者無數,本報這次特別請來了大馬中文版其中一名翻譯者,細說她當年翻譯《蠟筆小新》時的苦與樂。
“這種漫畫簡直就是教壞小孩嘛!”
“哎呀!蜡筆小新是甚麼東西啊,真是意識不良!”
1994年,擔任編緝的她(現職業務發展經理)耳聞如潮般的惡評,那也是她第一次聽說《蜡筆小新》這本日本漫畫。
這本漫畫在日本流行4年後,日本雙葉社正式授權中文版權到馬來西亞,一位從報界投身漫畫社的前輩將新鮮出爐的《蜡筆小新》帶來報館,向報界朋友推薦這本漫畫時,大家的反應平平,待前輩離開後,大家開始批評這本色色的漫畫。
這類負面評價只屬冰山一角,事實上《蜡筆小新》登陸大馬初期,亦引起社會爭議,漫畫主角是名濃眉大眼,看似單純的小孩,但是思想及言行被指猥褻兼“教壞細路”,這到底是成人漫畫還是兒童漫畫?答案是大人小孩都愛看。


將小新當成自己孩子
對日文有濃厚興趣的她在日本文化中心苦讀日語多時,並考獲“日本語能力試驗”一級文憑,奈何當時大馬尚不盛行日文,雖有一技之長卻無處發揮,剛好《蜡筆小新》前譯者呈辭了,那位前輩便邀聘她將日文版《蜡筆小新》翻譯成中文,難得有機會學以致用,她便接下這個工作。
接下來的2年多,她在報館工作之餘,下班後才抽空做翻譯,才讓第6集至32集的《蜡筆小新》陸續在大馬面市,然而躺在沙發、手捧漫畫、看得津津有味的小新迷們,有多少人知道譯者是何人呢?
回想起做翻譯的日子,她不禁哈哈大笑,自嘲像個傻瓜,“翻譯是辛苦工作,但是我卻是在邊笑邊譯的情況下完成工作,小新這人太好笑了!”
“雖然我只是譯者,但我將小新當作是自己的孩子,每逢新一集出版,我一定會買一本,重看一次,再笑一次。”
身為譯者也是一位母親,她面對角色矛盾,集調皮、可愛,及“鹹濕”於一身的小新令她又愛又恨,她說,身為一位譯者,翻譯《蜡筆小新》讓她深入瞭解日本社會及文化。作者臼井儀人曾畫過這麼一則:日本小學有高年級生帶領低年級生上下學的文化,避免上下學途中發生意外或拐帶事件,通常,六年級生會帶著三年級生。
由此可見日本維持治安安寧的制度。


不明含意求助日語教師
她表示,漫畫中有許多象聲詞,是日文字典及課本查詢不到的,教她難以理解,比如小新愛作怪,常作勢放屁,但是她不懂日文“屁”的意思,只好打電話向旅馬日語教師太田陽子求助。
陽子老師費盡唇舌去解釋這個“屁”字:“這是……每個人都會發出的聲音,撲嗞……”惟她仍一知半解,依稀聽到話筒的另一邊傳來狂笑聲。
她續說,臼井儀人總在愛脫褲子的小新身上描繪出一隻“大象”,起初她不明白含意,在陽子講解下,才知道大象有暗喻“男性性器官”或“露寶”之意。
“呆瓜”、“笨蛋”是《蜡筆小新》最常出現的名詞,東京標準日語發音是“Baka”,大阪人就罵“Aho”,漫畫中因地方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發音或是方言,起初令她產生混淆,但也上了一課長了知識。


赴日發現帥哥編輯真有其人
1995年,她參與日本新聞協會舉辦東南亞記者研修活動,她一心想與臼井儀人見面及做個訪問,在當局安排下到雙葉社,可惜作风低調的臼井不願接見。
雖然她與臼井緣慳一面,但也不無收穫――她發現了一個秘密。“當時臼井不願見我,出來接待我的是《漫畫週刊》總編輯本多健治及一位帥哥編輯染谷誠。”
她說,《蜡筆小新》常出現一名不停催稿的帥氣編輯,同樣也叫染谷誠,原來這個漫畫角色在現實生活真有其人。
“我忽然想起書中也有一名知名度不高的漫畫家儀井臼人(名字靈感來自作者臼井儀人)經常無法準時交稿而裝病拖稿,原來臼井有意無意中在漫畫裡反映了自己的生活。”

臼井在漫畫中反映生活
染谷誠告訴她,雖然《蜡筆小新》賣遍東南亞,但是臼井最大的遺憾是漫畫內容無法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讀者。
“由於文化及語言的差異,日本人的尋常笑料,港台馬泰地區的讀者未必有共鳴。”
她舉例說,漫畫中小學生唱的是日本童謠《四季歌》,但是大馬沒有四季之分,孩子們未能身同感受,因此她翻譯時換成《两隻老虎》及《泥娃娃》,而台灣則換成《大象之歌》。
臼井沒有設立粉絲俱樂部,十分抗拒媒體,別說她這位來自大馬的新聞從業員,連日本媒體也沒機會與他做訪問,除了工作伙伴與家人,鮮少有人知道他樣貌,因此臼井墜崖身亡後,媒體大擺烏龍,將藝術家黑田征太郎的照片誤植為臼井儀人。


臼井墜崖才揭真貌
臼井登山失蹤的消息傳開後,她感覺像是好友遇難,憂心忡忡,天天追蹤新聞。
“當新聞證實臼井墜崖後,我才從新聞照片看到臼井的面貌,我感覺很難過。”
她說,雖然臼井的漫畫內容意識不良,但是她相信一名愛登山愛攝影的人一定十分熱情及熱愛生活,“色迷迷只是臼井漫画的表面,其實他是想表達日本人的生活形態。”
由於工作忙碌及盜版漫畫猖獗,她翻譯20多本《蜡筆小新》後,就結束了這份兼職,惟她內心總充滿遺憾,偶爾也會重翻這些漫畫,細嚼回味過去點滴。
“我最大遺憾是不能看到小新長大,《蜡筆小新》面世19年,小新一直保持5歲模樣,這是漫畫人物的悲哀,為了討讀者歡心,他們絕對不能長大成人。”


研究“新學”探討《蠟筆小新》學問
所謂“金學”是研究金庸武俠小說的學問,她研究的是“新學”――探討《蜡筆小新》的學問。
她認為《蜡筆小新》是兒童不宜的漫畫,對成人而言是趣味,小孩則會學壞,小新在小雞雞上畫上大象,成天色迷迷地盯著女孩子、掀開女生裙子及說話懶散的語氣,小孩都愛模仿。
她說,小新對待暗戀對象奈奈子小姐,總是禮貌有加,對待媽媽卻很狠心,“尤其他罵媽媽腿粗、平胸,這是對女人最狠的批評,每當我翻譯這一句話,內心也會難過。”
她的女兒在小學時期也常閱讀這本漫畫,但是她沒有阻止,選擇在旁解釋甚麼是好和壞,“現代的兒童很多機會接觸媒體,因此個個都人小鬼大,大人覺得親吻鏡頭是兒童不宜,小孩卻認為大人們大驚小怪。”
那她最喜歡漫畫中哪一個角色?她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有胡渣、在人妖酒吧上班的變性人蘇珊小雪。”
她分析道,人妖酒吧是日本文化的一種,臼井描繪出變性人被歧視、淪為大眾娛樂工具的慘況。
“結束高壓力工作後的男人在書店看黃書、大學落第生四朗拚命啃書,可惜年年名落孫山也是日本社會常見現象,其實臼井也是同情弱勢一群。”
她認為,臼井帶出的背後意義是大男人心態──男人及男孩內心皆好色,卻羞於啟齒。


附录:《蠟筆小新》主要角色
‧野原新之助——5歲,故事中主角,外表是問題兒童,他喜歡作弄母親和妹妹,又喜歡把“小弟弟”化成大象,不穿褲子在街上走.又會一個人玩扮無尾熊,大便等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遊戲。喜歡見到美女就搭訕。
‧野原美佐惠——小新的母親,小新很不滿意美佐惠的身材,平胸大屁股。美佐惠是個愛貪小便宜的家庭主婦,有著一般家庭主婦的特質,虛偽和愛講是非。她對付小新的招式是無敵電鑽,有時用恐嚇的手段──濕吻來恐嚇小新。
‧野原廣志—主角小新之父,是典型的打工仔,好色又懶散,而這些更是經常被小新譏諷他升不到課長的原因,但他熱愛家庭,對家庭有承擔力。
‧野原葵—1歲左右,是一個不可估計的小女生,極度喜歡美男子,如果是廣志或小新餵奶的話,他們要帶上李察基爾的假面具。
‧風間徹—小新的同學,家境富有,屬中產階級人士,有禮貌,知道的東西很多,聰明又乖,可惜從小就失去純真的童年。常被小新騷擾,對小新的舉止行為總是忍無可忍卻又沒有甚麼辦法。

Saturday, October 3, 2009

中秋节快乐

今天是中秋节,月圆人团圆,跟老同学聊聊这几天的中秋活动。

(一)9月27日:中秋嘉年华
报社跟别人联办的嘉年华,地点就在芩和虹的住家附近,所以我约了芩及几位同事、朋友去逛,而我的神圣任务就是摆摊位卖报纸。
看档口之际,先后见到芩一家人,以及带着两个外孙女的虹妈,更难得的是芩上报了。
当时记者正好寻访参观者,我指了指芩,她就这样上了夜报。翌日阅报,我和她的照片同时刊在雪隆版~

(二)10月1日:中秋晚会
在中国欢庆60周年国庆的大日子办中秋晚会,结局是很多编采部人员无法参与,不过,我们几个人在繁忙的工余,花了很多心思、很少时间编排的短剧,达到了预期的“笑”果。
那是“嫦娥寻夫记”,我向舞团租借了嫦娥、吴刚、玉兔的服饰,而那棵最有“份量”的桂树全身是DIY,结果当演员们一一登场时,都令观众眼前一亮,继而笑翻了。
对我而言,最快乐的、笑到停不了的中秋晚会并非这一次。
那年中秋,我们将6位男同事打扮成候选佳丽,灯光昏黄之下,一个接一个出场,莲步轻移,犹抱琵琶半遮面,遂而千娇百媚地猛抛飞吻,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笑浪。
我在台下为他们化妆时已经狂笑了一轮,出场时,我一边主持一边忍不住跟着观众狂笑起来~
曾几何时,这样的欢乐不复再,而是被堆积如山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?
(三)3/10/09:友谊之光
新村企划案推展以来,我也开始重新拿起乒乓拍,跟同事们在用了十多年的残旧乒乓桌上砌磋,感慨万分的是:体育会怎么不添置新的乒乓桌呢?
也许是心想事成,某集团居然邀约我们打友谊赛,一听说我们没有乒乓桌,马上送来一张崭新的乒乓桌,而友谊赛就订在今天的中秋佳节举行。
据说该集团也将到另两家报社举办比赛,并各送一张乒乓桌,不过,我们的报社有两个独家,一是汉光对垒汉光(集团老板跟我们的执总同名),女双一役,又出现桂梅打桂梅,大家先礼后“乒”,通过小小银球传友谊,堪称“友谊之光”。
打了大半天,我们2比3败下阵来,不过,也激发了球员的斗志,大家私底下说:我们真的要苦练了~

后记:
接到亨利的短信,也许是说了我的坏话,以为我生气了,赶紧谢罪,我近期依然是忙、盲、忙,到今天才有空看看这个新进的“迷你动物园”!
不错,没有人气,有些动物的声音也很好,反正我们念书的时候,中文和马来文都念过动物的叫声,动物万岁!
这个月圆人圆的好日子,祝老同学中秋节快乐~

(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