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October 10, 2009

边笑边译·自嘲像傻瓜

前言:

芩很热心地找来了臼井仪人的照片,问我这是不是本尊。其实我已经看到他的照片了,只是懒得再补正。芩也很好奇我的专访内容,所以我将有关报道转贴于此,为自己和小新宣传一下。(珍)

转贴文章

小新喪父(上篇):

她自嘲像傻瓜‧邊笑邊譯《蠟筆小新》中文版。

“我第一次聽說《蜡筆小新》時,惡評如潮。”她是大馬中文版《蜡筆小新》的譯者之一,曾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翻譯了第6集至32集的《蜡筆小新》,翻譯了20多本大馬中文版《蜡筆小新》,却從不知道作者的真正面目,在臼井墜崖後,她才從新聞照片中看到臼井的面貌。
小新爸爸臼井儀人生前作風神秘,甚少公開露面,他的葬禮也是貫徹低調,沒有遺像,也沒有牌位,只有擺設花朵。

《蠟筆小新》是日本已故漫畫家臼井儀人的一部非常有名的日式漫畫和動畫,今年9月11日,漫畫作者臼井儀人失足墜崖送命,令人惋惜,而此漫畫亦成為未完成之遺作。
風靡世界的《蠟筆小新》譯者無數,本報這次特別請來了大馬中文版其中一名翻譯者,細說她當年翻譯《蠟筆小新》時的苦與樂。
“這種漫畫簡直就是教壞小孩嘛!”
“哎呀!蜡筆小新是甚麼東西啊,真是意識不良!”
1994年,擔任編緝的她(現職業務發展經理)耳聞如潮般的惡評,那也是她第一次聽說《蜡筆小新》這本日本漫畫。
這本漫畫在日本流行4年後,日本雙葉社正式授權中文版權到馬來西亞,一位從報界投身漫畫社的前輩將新鮮出爐的《蜡筆小新》帶來報館,向報界朋友推薦這本漫畫時,大家的反應平平,待前輩離開後,大家開始批評這本色色的漫畫。
這類負面評價只屬冰山一角,事實上《蜡筆小新》登陸大馬初期,亦引起社會爭議,漫畫主角是名濃眉大眼,看似單純的小孩,但是思想及言行被指猥褻兼“教壞細路”,這到底是成人漫畫還是兒童漫畫?答案是大人小孩都愛看。


將小新當成自己孩子
對日文有濃厚興趣的她在日本文化中心苦讀日語多時,並考獲“日本語能力試驗”一級文憑,奈何當時大馬尚不盛行日文,雖有一技之長卻無處發揮,剛好《蜡筆小新》前譯者呈辭了,那位前輩便邀聘她將日文版《蜡筆小新》翻譯成中文,難得有機會學以致用,她便接下這個工作。
接下來的2年多,她在報館工作之餘,下班後才抽空做翻譯,才讓第6集至32集的《蜡筆小新》陸續在大馬面市,然而躺在沙發、手捧漫畫、看得津津有味的小新迷們,有多少人知道譯者是何人呢?
回想起做翻譯的日子,她不禁哈哈大笑,自嘲像個傻瓜,“翻譯是辛苦工作,但是我卻是在邊笑邊譯的情況下完成工作,小新這人太好笑了!”
“雖然我只是譯者,但我將小新當作是自己的孩子,每逢新一集出版,我一定會買一本,重看一次,再笑一次。”
身為譯者也是一位母親,她面對角色矛盾,集調皮、可愛,及“鹹濕”於一身的小新令她又愛又恨,她說,身為一位譯者,翻譯《蜡筆小新》讓她深入瞭解日本社會及文化。作者臼井儀人曾畫過這麼一則:日本小學有高年級生帶領低年級生上下學的文化,避免上下學途中發生意外或拐帶事件,通常,六年級生會帶著三年級生。
由此可見日本維持治安安寧的制度。


不明含意求助日語教師
她表示,漫畫中有許多象聲詞,是日文字典及課本查詢不到的,教她難以理解,比如小新愛作怪,常作勢放屁,但是她不懂日文“屁”的意思,只好打電話向旅馬日語教師太田陽子求助。
陽子老師費盡唇舌去解釋這個“屁”字:“這是……每個人都會發出的聲音,撲嗞……”惟她仍一知半解,依稀聽到話筒的另一邊傳來狂笑聲。
她續說,臼井儀人總在愛脫褲子的小新身上描繪出一隻“大象”,起初她不明白含意,在陽子講解下,才知道大象有暗喻“男性性器官”或“露寶”之意。
“呆瓜”、“笨蛋”是《蜡筆小新》最常出現的名詞,東京標準日語發音是“Baka”,大阪人就罵“Aho”,漫畫中因地方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發音或是方言,起初令她產生混淆,但也上了一課長了知識。


赴日發現帥哥編輯真有其人
1995年,她參與日本新聞協會舉辦東南亞記者研修活動,她一心想與臼井儀人見面及做個訪問,在當局安排下到雙葉社,可惜作风低調的臼井不願接見。
雖然她與臼井緣慳一面,但也不無收穫――她發現了一個秘密。“當時臼井不願見我,出來接待我的是《漫畫週刊》總編輯本多健治及一位帥哥編輯染谷誠。”
她說,《蜡筆小新》常出現一名不停催稿的帥氣編輯,同樣也叫染谷誠,原來這個漫畫角色在現實生活真有其人。
“我忽然想起書中也有一名知名度不高的漫畫家儀井臼人(名字靈感來自作者臼井儀人)經常無法準時交稿而裝病拖稿,原來臼井有意無意中在漫畫裡反映了自己的生活。”

臼井在漫畫中反映生活
染谷誠告訴她,雖然《蜡筆小新》賣遍東南亞,但是臼井最大的遺憾是漫畫內容無法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讀者。
“由於文化及語言的差異,日本人的尋常笑料,港台馬泰地區的讀者未必有共鳴。”
她舉例說,漫畫中小學生唱的是日本童謠《四季歌》,但是大馬沒有四季之分,孩子們未能身同感受,因此她翻譯時換成《两隻老虎》及《泥娃娃》,而台灣則換成《大象之歌》。
臼井沒有設立粉絲俱樂部,十分抗拒媒體,別說她這位來自大馬的新聞從業員,連日本媒體也沒機會與他做訪問,除了工作伙伴與家人,鮮少有人知道他樣貌,因此臼井墜崖身亡後,媒體大擺烏龍,將藝術家黑田征太郎的照片誤植為臼井儀人。


臼井墜崖才揭真貌
臼井登山失蹤的消息傳開後,她感覺像是好友遇難,憂心忡忡,天天追蹤新聞。
“當新聞證實臼井墜崖後,我才從新聞照片看到臼井的面貌,我感覺很難過。”
她說,雖然臼井的漫畫內容意識不良,但是她相信一名愛登山愛攝影的人一定十分熱情及熱愛生活,“色迷迷只是臼井漫画的表面,其實他是想表達日本人的生活形態。”
由於工作忙碌及盜版漫畫猖獗,她翻譯20多本《蜡筆小新》後,就結束了這份兼職,惟她內心總充滿遺憾,偶爾也會重翻這些漫畫,細嚼回味過去點滴。
“我最大遺憾是不能看到小新長大,《蜡筆小新》面世19年,小新一直保持5歲模樣,這是漫畫人物的悲哀,為了討讀者歡心,他們絕對不能長大成人。”


研究“新學”探討《蠟筆小新》學問
所謂“金學”是研究金庸武俠小說的學問,她研究的是“新學”――探討《蜡筆小新》的學問。
她認為《蜡筆小新》是兒童不宜的漫畫,對成人而言是趣味,小孩則會學壞,小新在小雞雞上畫上大象,成天色迷迷地盯著女孩子、掀開女生裙子及說話懶散的語氣,小孩都愛模仿。
她說,小新對待暗戀對象奈奈子小姐,總是禮貌有加,對待媽媽卻很狠心,“尤其他罵媽媽腿粗、平胸,這是對女人最狠的批評,每當我翻譯這一句話,內心也會難過。”
她的女兒在小學時期也常閱讀這本漫畫,但是她沒有阻止,選擇在旁解釋甚麼是好和壞,“現代的兒童很多機會接觸媒體,因此個個都人小鬼大,大人覺得親吻鏡頭是兒童不宜,小孩卻認為大人們大驚小怪。”
那她最喜歡漫畫中哪一個角色?她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有胡渣、在人妖酒吧上班的變性人蘇珊小雪。”
她分析道,人妖酒吧是日本文化的一種,臼井描繪出變性人被歧視、淪為大眾娛樂工具的慘況。
“結束高壓力工作後的男人在書店看黃書、大學落第生四朗拚命啃書,可惜年年名落孫山也是日本社會常見現象,其實臼井也是同情弱勢一群。”
她認為,臼井帶出的背後意義是大男人心態──男人及男孩內心皆好色,卻羞於啟齒。


附录:《蠟筆小新》主要角色
‧野原新之助——5歲,故事中主角,外表是問題兒童,他喜歡作弄母親和妹妹,又喜歡把“小弟弟”化成大象,不穿褲子在街上走.又會一個人玩扮無尾熊,大便等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遊戲。喜歡見到美女就搭訕。
‧野原美佐惠——小新的母親,小新很不滿意美佐惠的身材,平胸大屁股。美佐惠是個愛貪小便宜的家庭主婦,有著一般家庭主婦的特質,虛偽和愛講是非。她對付小新的招式是無敵電鑽,有時用恐嚇的手段──濕吻來恐嚇小新。
‧野原廣志—主角小新之父,是典型的打工仔,好色又懶散,而這些更是經常被小新譏諷他升不到課長的原因,但他熱愛家庭,對家庭有承擔力。
‧野原葵—1歲左右,是一個不可估計的小女生,極度喜歡美男子,如果是廣志或小新餵奶的話,他們要帶上李察基爾的假面具。
‧風間徹—小新的同學,家境富有,屬中產階級人士,有禮貌,知道的東西很多,聰明又乖,可惜從小就失去純真的童年。常被小新騷擾,對小新的舉止行為總是忍無可忍卻又沒有甚麼辦法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