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25, 2010

感恩家长日

某天,3G班最调皮捣蛋的四位男生拼命吵闹,老师屡劝无效,唯有使出杀手锏,当场向四男生跪下来,并磕头说:“请你们离开课室,让其他同学安静上课吧!”
女儿回家转述班主任在初中三最后一班下跪磕头的一幕,令我瞠目结舌。
昨天,应女儿要求,我特地请假到3B班出席家长日。我最怕到女儿学校去,因为学校没有停车空间,又位于繁忙的联邦大道旁,连平日放学都得出动交警指挥交通,不过,为了女儿,再远再难停车也得走一趟。
在女儿班上待了两个多小时,发现学生们对班主任的喜爱是可以理解的。我对女儿说:“你的老师真的很有爱心。”
两个半小时的互动是老师精心设计的,目的是让家长看清楚自己的孩子内心世界,包括他们平时不敢说出口的话、心愿,以及对于学业成绩的想法。
有位妈妈说,看到老师一脸诚挚,她终于明白了女儿当初从初二A刻意掉到初三B的原因:“女儿说B班的老师很好……”。其实这也是我女儿“跌班”的原因,去年她费尽唇舌跟我解释:A班的学生像机器人,除了分数,没别的……。当时她爸爸训了她一顿,我向来是A班生,也无法接受“机器人”的说法,不过,我们无奈她何,分数落后挤不进A班,她乐得手舞足蹈,我们唯有让她自由发展了。
老师说,这一天是“感恩家长日”,她感恩于家长们牺牲工作,抽空到校跟老师沟通。有两位学生不断张望窗外,等不到至亲,当其他同学跟父母温馨地互喂馒头互喂水之际,这两位学生也不甘寂寞地互喂,不过,当老师揭穿她们自初中一入学就寄宿在校、家长日也等不到父母的失落感时,那两女生用手帕掩脸哭了,口里说:“老师,别再说了……”
事后,我跟女儿说,你的老师不见家长流泪是不会罢休的。我的职业让我见到许多类似的场面,我并非铁石心肠,也数度热泪盈眶,不得不承认她对孩子比我更有爱心。
活动的尾声,老师提醒所有学生:“平时很想跟爸妈做的事,现在就行动吧!”站在我身旁的女儿,立即上前紧紧拥抱我。说起来,我们母女俩确实没真正拥抱过……
前阵子,我心血来潮,跟女儿约定今年要让她出书,作为15岁青涩年代的纪念品。每个人只有一次15岁,她的作品并不惊世骇俗,却是她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应,内心世界的反射,当她25岁、35岁,甚至55岁蓦然回首时,必定会失笑;15岁的青涩,过了就永远找不回。
我和女儿的拥抱,在文字上多过身体上的接触,我真心感激那位大爱的老师,让我和女儿第一次紧紧相拥。老师的话依然围绕在耳际:
你的孩子,你不拥抱,让谁去拥抱呢?

Monday, April 12, 2010

又见背影

又快到感恩季节了,又重作冯妇,为征文比赛做评审。
这回,女儿没有参赛,听说老师没叫她们做这个“功课”。我想,就算老师吩咐,她也未必参赛,就算参赛,也不过重复去年的命运,连到我的手的机会都没有。
女儿参赛,妈妈当评审,这件事说开来会被千夫所指。不过,天地良心,女儿和妈妈面前都有筛选机制,没机会感情用事。女儿过不了学校那关,妈妈过不了报社这关,结局还不是出局。
上回邀女儿在部落格上写几句,结果那些文字就是铁证。参赛包落选的铁证。
征文的大前提是“真·善·美”。真人真事,好人好事,美人美事。女儿皱眉说:“爸妈没什么特别,写不出……”
去年她天马行空,杜撰可歌可泣的双亲,飞跃式的情节,不单只学校老师,连妈妈也要再三推敲,才捕捉到情节急转直下的伏笔。
狠,是最佳形容。文字够狠,心也狠。
爸妈太平凡,写不出感人情节。
那天,发布新闻之后,我们聊了起来。老大说:朱自清的《背影》不也是很平凡、很普通的情节吗?
我想起了去年虹也写过《背影》,特地重看了一遍。跟朱自清异曲同工的是,表面平凡的情节,蕴藏了儿女内心的殇。只有深深的体会、深深的感触,才能写出那些文字。
一代比一代好,我们的孩子拥有更我们更富足的物质,我们又比上一代富足,只是我们从没真正思索和珍惜,也从不认为那是值得下笔的题材。若干年过后,蓦然回首,好多青涩记忆重新浮现脑海,悄悄的,热泪盈眶。
孩子会如何对待自己,就看自己如何对待父母。
又见背影,风霜两鬓白……

Sunday, April 11, 2010

颜晶考状元记

文:颜晶
古代考试,第一名称为状元,第二名称为榜眼,第三名则称为探花,但现在只有一组同学能进京‘做官’,那就是无敌状元。
这句话是比赛时主持人所说的,令大家都有些紧张。
第一个回合——90秒状元,相信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。这个回合就是要在90秒内回答15道问题,题目包括时事、人文、科技、字辨、语音、数学等等……这个回合应该是最难的。
接下来是脸谱状元。会有一个名人走出来,并问大家他是谁,还会问一些关于他的问题,我们这个部分还抢到蛮多题的。
过后是正音状元。电视台会播一个短片,让我们找出不规范的词语。这个回合占了50分,但我们只得了15分,那时,真的有点沮丧……
接着,是明目状元。问题包括字谜、成语,和完成名句。
过后是斗智状元,这个部分最紧张,因为这里占了200分。我这个部分比较强,所以我们在这里取得很高的分数。最后一个回合是演讲。我们也拿到不错的分数。我们总分是300分,所以能够晋级8强。
在这个比赛中,我认识了很多朋友。比赛后,被淘汰的那组好像很伤心,一直在哭。我觉得被淘汰也没关系嘛!拿一个经验……但我的队友很像要包赢,所以我也尽力配合咯……
总而言之,我在这个比赛学到了很多东西,就算改天被淘汰了也不要紧……嘻嘻,开心就好!

部落格留言:

颜晶(11 Apr 10, 13:39):昨天上KL进行12强赛事,我们进了8强!而且,还是以全场最高分进入8强。我与我的对友都很开心,4月18日又要再上一次KL,进行8强赛事。

珍姨(11 Apr 10, 13:53): 恭喜颜晶小妹妹,太棒了!把队友的照片拍起来,让阿姨叔叔看一看你们在电视台意气风发的样子,加油加油再加油~

颜晶(11 Apr 10, 14:00): 对不起,我不会把照相机的照片放上来,但我可以把我和队友的照片放上来,可以吗?

珍姨(11 Apr 10, 17:03):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考状元,托体顺的福,老同学可以分享颜晶小妹妹上“京”考状元的宝贵经验,她的字里行间,有无限喜乐和对赛事的平常心,真难得。

虹姨(11 Apr 10, 22:02): 恭嘉顏晶妹妹,進入八強很不容易,已經是得獎了。不過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,這個比賽帶給妳的經驗,是買不到的,任何獎金獎品都換不到,無論如何,加油哦 !
珍姨(11 Apr 10, 23:00): 难得虹姨这么忙也给顏晶小妹妹加油打气,其他阿姨叔叔也至少鼓励一句嘛~

Saturday, April 10, 2010

文字故事

-15岁独中女生的告白
(文:昕)
最近中三华文上到了议论文的剖析
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办法信服老师所说的东西

何谓主观、客观?
她说
主观是个人意见
客观是众人意见我马上想到之前作文惨不忍睹的分数

派作文簿的那天我缺席了
于是同座替我抱不平、跟她理论
她说我写得莫名其妙
并且质疑情节:
乞丐怎么会丢掉别人给的钱?
同座跟她解释
她却一味地觉得她不讲理
转头询问班上意见
当大家都说“可能”的时候
她马上变了脸
觉得我们很不可理喻

我猜
她字典里的客观只意味着她觉得对的事物
而我的文字、连班主任都苦笑着说“过于特别的文字”
她认为跟异类没两样

因为她反派般的存在
我更深刻了解到
我文字的价值不是建筑在她的分数上的
她所谓狗屁不如的文字
才不会被她媲美狗屁的评论摧毁
这就是我的文字 ^^
*
妈妈的话:
这是我宝贝女儿写的,她有自己的想法和写法,学校老师未必能接受,老同学又怎么看呢?
*
部落格留言:
亨利贞元(10 Apr 10, 22:44): 令嫒的叛逆,任性和不屈服,还有勇於争辩求证,正是你同龄求学时所没有的!或许这叫年少轻狂,y 时代独特的文字,新新人类的思维!哈哈!
亨利贞元(10 Apr 10, 23:37):对不起!该叫令千金才对!我个人认为既然是作文就该评诂文字创作,意识和逻辑是次要!学术理科就另当别论 。

Friday, April 9, 2010

颜晶小妹妹的小惊喜

颜晶小妹妹的告白:
左图是我妈妈和弟弟。弟弟今年三岁,还没上学。右图就是我,平平凡凡的样貌,有没有让大家“大吃一惊”?哈哈……
我今年11岁,五年级,就读智南华小(新山)5G班。
时间就像白驹过隙,4月10日,2010年的第一百天,明天又要上吉隆坡,参加无敌状元12强的赛事。我既兴奋,又紧张,希望能在比赛中表现镇定,不要慌,毕竟,这比赛可是要上电视的哦!
如果有兴趣观看录制的无敌状元16强赛事,就要在5月23日,晚上7点,守在电视机前。
这个比赛很漫长,大决赛在8月8日,要等很久哦>o<。接下来,我还会放上我们一家人的照片,还有我爸爸的个人照哦!
(写于4月9日)

珍姨的回覆:
颜晶小妹妹一诺千金,在备战的关键时刻,不忘带给我们小惊喜。她不但会铺陈一家人亮相的顺序,让爸爸的老同学多等些日子,才亮出“底牌”,而且会打广告邀阿姨叔叔守在电视旁观赛,真是青出于蓝!
比赛是跟自己比,希望颜晶小妹妹以平常心看待,做好万全的准备,就看临现表现和运气了。
除了加油,还是加油。Good luck*^_^*

部落格留言:

亨利贞元(10 Apr 10, 01:33): 这位一脸稚气但冰雪聪明的颜晶小妹妹已亮相了,同学!让我们祝她如愿以偿,进入决赛,加油!

Thursday, April 8, 2010

我爱八角楼

虹重点介绍八角楼,我也要说说对八角楼的看法。

八角楼离我二妹的住处不远,可是我对八角楼的认识,始于今年春节,结果一见钟情,这里成了我回巴罗非去不可的地方。
年初二下午,错过年初一聚会的杰贤,特地携老带幼到巴罗来拜年。他让太太载车带岳母和孩子们东逛西逛,自己陪芩和我在八角楼叹茶吃面包,我们悠哉闲哉、有一句没一句地聊,提及旧事,有感慨有爆笑的,聊到不能再聊才道别。临走,杰贤冒出一句:“很舍不得啊!”我也心有戚戚焉。
同在吉隆坡打拼,距离不远,却各忙各的,我跟杰贤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,最近一次他到梳邦拨电给我,我却人在外头,缘悭一面。
喜欢八角楼,是发现这里冲泡的茶还不错,至少我最爱的茶鸳鸯没有货不对办。
我有茶瘾,是进入报社多年来唯一染上的“恶习”。平时,同事们总爱在饭后叫杯茶或咖啡来喝,有人推荐我以鸳鸯奶炮制的“茶鸳鸯”,结果我上了瘾,每天至少喝一杯,不喝不快。
在报社食堂以外的地方点茶鸳鸯是很冒险的事,送上来的往往错点鸳鸯,变成咖啡加茶,我不喝咖啡,索性搁一旁。
在八角楼,我第一次点“茶鸳鸯”就OK了,心里给了八角楼八十分以上。
后来,我们姐妹回巴罗探望妈妈时,必定嘱咐孩子“约外公去喝茶”。我的双亲分开住,爸爸依然守在老家,我们想要见他,就约他去八角楼叹下午茶,于是这里成了我们聚天伦的乐园。
二妹跟八角楼的人很熟,她提到八角楼在年初一休业一天,就被巴罗人大肆批评。“那些人真过份,人家也要过年嘛,要喝咖啡不会在家自己冲咩!”我和么妹听了初时觉得有理,后来去八角楼次数多了,我们跟“巴罗人”站在同一阵线:“大年初一,这么多人回巴罗,八角楼更加应该开门做生意,要不然,巴罗人去哪里找这么好喝的茶?!”
(珍)

Wednesday, April 7, 2010

巴羅兩小時之旅

文:曉虹

四月三日那個下午,雨下得好大好大,在暴風雨中的南北大道彷彿被扭曲了,畫糊了,車子不得不放慢速度。抵達巴羅已經是傍晚時分。“去喝杯咖啡先吧。”
巴羅沒有什麼美食,但是八角樓的咖啡和蒸面包,招待客人還可以 。
咖啡是香濃的,我深深吸了一口,像個解毒癮的道友,再喝進一大口,讓咖啡液體在左右腮竄動。用品嚐紅酒的方式喝咖啡,想喝出咖啡里是否有其他味道。喝了好幾口啡咖,蒸白面包送到。面包蒸得像海棉一樣柔軟,里面的牛油和加椰已經化成黃金濃汁流出來,我已經可以想到它送進嘴里的滋味。
小學同學總是說不出巴羅有什麼美食,就讓照片告訴你們,巴羅有咖啡和面包。
我們兩個人輪流拍起來。旁邊的村民已經開始竊竊私語。
“他們一定說:這兩個人有問題。”他笑著說。
何止,我可以擔保我們走後,很快會變成咖啡店的話題,接著一個傳一個,成為整個鎮上的新聞。如果他們知道鎮上來了一個“社會資產”,就更大件事了。
在這個純樸的小鎮,任何事件都可以炒作,放大。這是它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。
如果不是他提議到我的小學看看,我沒有想到要回到巴羅華小。離開巴羅後,我從來沒有踏進來過。
站在學校門口,就被他拉去拍照片。學校一直都在這里,但是從來沒有想到“拍照留念”這回事。可能,還擁有的東西,不會想到珍惜吧。
“這已經不是當年我唸的小學。”我告訴他。
惜日的半磚木校舍已經蓋成三層樓建築物,禮堂變成儲藏室,一個見證不少巴羅人舉行婚禮的大禮堂。一切已經變得不一樣,唯一留住的,是昔日成為學校正門口的殛舊建築物,還留住“1955巴羅華小”的字樣。看到時有小小的激動。
每次回鄉在學校門前來來往往,我會把目光短暫停駐在這里,但是卻從來沒有想到要在這里留下腳步,這一次,卻是因為一個和巴羅完全沒有關係的人,而在學校逗留這麼久。到家里轉了一趟,但什麼都沒有拿,只把我人生第一把吉打帶回首都。
離開巴羅時,重新踏上九拐十八彎的道路,忽然想到一首歌《大約在冬季》。你問我幾時歸故里,我也輕聲的問自己,不是在此時,不知在何時,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。這里沒有冬季,但下一次的歸期,恐怕遙遙無期。但這一次的歸程,感激,感動,感概,和巴羅背道而馳時,眼眶熱了一下。

部落格留言:

老黃牛(8 Apr 10, 21:33): 虹姐,看到那兩杯咖啡,真的是…是……受不了。不過,如果那是傳統海南“瓷杯”的話呢,就更加美味了!你說呢?

亨利贞元(10 Apr 10, 01:04): 家乡最传统,最原貌风味的咖啡店,愫芩过年时已到过,地方闻人及内长也曾光临过!古老建筑八角楼早已拆除,换了新貌。

Tuesday, April 6, 2010

我的恩师饭田诚示

前言:
如果说,学习日语丰富了我的人生,饭田诚示老师就是我在学习路上茫然不知去向之际,为我点燃心灯的那个人。
每年接近生日时,就会想起饭田老师,因为他的生日落在1月20日,也就是日本的“成人节”。每年的这一天,年满二十岁的日本青年男女身穿传统服饰,到神社参加成人仪式,自此告别少年时期,正式步入成人世界。
生于成人节的饭田老师,确实有“成人之美”,年届古稀的他,依然千里跋涉,到泰北贫困山区点燃一盏又一盏的心灯。
2007年,我特地到毗邻的泰国见了他一面,那是思念了很久,才迈出的一步……
2008年10月份,饭田老师寄了张光碟给我,那是拷贝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短片《我们去海边》,主持人和摄录队远赴泰北深入资源匮乏的山区,跟孩子们一起生活和学习,学期末时,学校举办了毕业旅行,目的地是山区孩子难得一游的海边。
电视台一行人随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到海边拍下不少玩乐的画面,最后,主持人向校长、老师及孩子们一一道别,在他们的泪眼中登上吉普车,一边挥手一边洒泪地离去……
短片是写实感人的,许多画面和情节却那么熟悉。我明白饭田老师寄给我的用意,因为我也曾走过那一段路,也亲手摄录了那样的画面,不同的是,我的感动在镜头之外,泪水洒落心底。
恩师近在邻国泰北,地理上的距离并不是问题,心的距离才是重点。若没有踏出那一步,跟远在天边又有什么不同呢?
离开泰北前,我和老师坐在院子里闲聊,以咖啡代酒:干杯!有缘再见~
(写于2009年1月15日)

我的恩师——饭田诚示
*师徒鱼雁之(一)
2007年3月12日·饭田老师来函:  
前略——  
沙蒙联络方式:  
电邮-无  
电话-无  
传真-无  
地址:饭田宿舍(沙蒙邮区50200)
*
这算什么地址?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。
2007年4月初,手里握着吉隆坡往返清迈的机票,人地生疏、语言不通,心情一如探险。上机前,尝试传真至老师的友人家,直言:“能否碰面,听天由命”。
这么多年来,饭田老师一直没有兑现重临大马的承诺。山不来,我唯有走向山,结果意外地在山上找到了一盏盏心灯。

*师徒鱼雁之(二)
2006年5月3日·饭田老师来函:
前略——
喜闻你到日本采访天皇陛下“植树祭”的活动。喜美子曾和几位义务教师一起觐见天皇和皇后陛下,交流了15分钟。这对日本平民来说,是很难得的机会。回想起你在演讲比赛的样子,时间过得好快啊,我今年已经74岁了。
*
2006年在日本逗留一周,排满了采访项目,行色匆匆,无法抽空到横浜探望饭田老师,颇感遗憾。每次到日本采访或研修,我都很庆幸学会日语,更庆幸的是,遇见了饭田老师,当我在学习路上感到茫然的时刻,宛如一盏明灯,给我指引方向。
饭田老师虽然只教过我短短的几个月,却一生受用。一日为师、一生为父。这7年来,纵使在最孱弱的时刻,饭田老师也不曾放弃泰北山区的孩子,我难免妒忌:他们比我幸福多了!
跟饭田老师结缘,始于一场日语演讲比赛。我的日文老师挑选我参赛,却把我草拟的讲稿交给政府机构的日本导师审阅,结果那份讲稿被修饰得近乎完美。
在区域赛时,我很幸运地入选全国大赛。饭田老师可说是我第一位接触的日本老师,在这之前,我的日语老师全是本地人。他在现场看到了我的诸多弱点,立即接受委托,约好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六为我恶补备战。
全国大赛前夕,他对我说了一句话:“胜负是一时的运气(勝負は時の運です)。”
比赛当天,一切都很顺利。讲完主题后,在问答环节,有位评审问:“看来你还没去过日本。如果你有机会去的话,你想做些什么?”
我照着特训时老师的指导回答:“我希望能到北浦和日语中心参加短期师训班,学以致用。安藤先生,到时请多多关照。”
语毕,观众席爆出一阵豪迈的笑声,笑浪席卷全场,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提问的评审是国际交流基金会属下吉隆坡日本文化中心总裁安藤氏,他左看右看,抓抓后脑又耸肩,没想到我居然把问题抛回给他。遴选本地人到北浦和参加短期师训班的,正是日本文化中心。
那一阵笑浪奠定了胜局。那一夜,饭田老师和我共拥一个美梦;那一年,我第一次踏足日本美丽的国土。

*师徒鱼雁之(三)
2004年3月16日·饭田老师来函:
前略——
收到你在《朝日新闻》撰写的系列报道,你也吃了不少苦头啊!心脏的老毛病好了很多,每年都有定期体检。今年泰北之行,订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。错失了好几年的樱花季节,今年要好好地赏樱,确认自己是道道地地的日本人。
*
2003年是多事之秋。3月份,美国攻打伊拉克,而全球笼罩在非典的阴影下。这段非常时期,我在东京《朝日新闻》亚洲网络(Asahi Asia Network, AAN)度过非常有挑战性的3个月。
2月杪,我在饭田老师到泰北之前,约了他在横浜赏樱,他笑说太早了,先看梅花吧!
3月杪,我如愿地见识了樱花在枝头怒放的万般风情,可惜饭田老师已身在泰北,而樱花树下的我,惘然若失。
原以为谙日语、了解日本文化,也曾在日本短期研修,三个月应该不是问题。然而当我开始像日本上班族那样,每天往返筑地的办公室和神乐坂的宿舍,在严寒的东京街头孤身只影时,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的“文化冲击”。
能够进入《朝日新闻》研究专题不是件容易的事,很多人都说这家百年老店是日本传统社会的缩影。那段时期,写日文稿不是大问题,最严峻的考验却是连饭田老师也爱莫能助的人际关系,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距,曾经造成许多误解。
樱花飘零、“黛玉葬花”之后,才重返国土的饭田老师,一边审阅我的稿件,一边耐心地听我细诉,然后长叹一声:“当年我在马来西亚,也曾有这样的冲击,还留下未解的心结呢。”
我想起了那个意料之外的冠军,以及他多年来的指点,感恩的心特浓,油然萌生一个念头:“老师,我要送你10万日元作为谢礼,感谢你这些年来的指导。”
老师对我突如其来的想法有点愕然,连声婉拒。其实,日本学生给老师送谢礼是极平常的事,只不过没有强制套用在外国人身上。
10万日元是我当时在《朝日新闻》所领月薪的一半。伊战正热的当儿,我忙着翻译好友野岛刚从战地伊拉克捎回《朝日新闻》的精彩文章,然后电邮至总社刊用。依《朝日新闻》的规定,外报翻译文稿或选用图片,一律得付版权费。讨价还价之后,谈妥每则稿或每张黑白图片5千日元(约马币170令吉)的“优惠价格”,即席付现金,而这笔版权费正是我当时最大笔的开销了。
“我和其他同学都企盼了这么多年,就当作是您再度来马的旅费吧!!”我找到了一个借口。老师稍迟疑了一下,终于欣然接受了。
5月初,《朝日新闻》亚洲网络的同仁为我饯行,大伙儿站在冷冷的银座街头高举双手喊“万岁”时,我暗自庆幸,心结全都打开了!

*师徒鱼雁之(四)
2006年12月5日·饭田老师来函:
前略——
快要75岁了,跟枯叶纷飞的老树同步踏入年末的季节。
泰北山区孩子的援助活动持续了这么多年,想停也停不了,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:“孩子们在等着你啊!”自我满足也是“傻瓜”的代名词,在这个唯利是图的现实社会,有个“傻瓜”也不错嘛!
你的10万日元,我已转作泰国山岳少数民族孩子的奖学金。附上银行户头帐册影印本供参考。擅自将10万日元转作其他用途,尚请见谅。支援泰北的贫穷学生,是我今生最后的使命。
*
生命无常,在红海廝杀的我,突然想起蓝天,翻阅饭田老师的来函和帐目表,每一字每一句,都在冲击我的内心。
为什么他可以抛开个人、全心为别人而活?教日语是赚钱的途径,他为什么要花钱教日语?我毅然决定到泰北走一趟,要揭开饭田老师每年两度飞往沙蒙的谜底。
毫无头绪的步出清迈机场时,意外地见到一个泰国年轻人高举写着我的名字的大卡片,他身旁正是喜美子师母欣喜若狂的面孔。
原来我的传真并没有落空。乘搭那位高中校长的车子从机场来到沙蒙时,只见精神奕奕的饭田老师,健步如飞地奔到我们面前。我由衷地说:“老师,你一点也没变啊!”
我的抵访打乱了饭田夫妇的作息。老师一连牺牲了两天的午睡,第一天接受我的采访,从午饭直到灯下夜读。
据说,他趁着我到谷口恒明教课的班上摄录时,偷偷打了个盹。而后门边的小床位,是师母的“地盘”,当晚8点钟就开始陷入黑暗,从走廊望过去,依稀见到两只大脚板……
第二天,我从山本之家采访回来,车子引擎戛然而止的声音,惊动了在五脚基打地铺的饭田老师。由于我即将前往清迈,他索性不睡了,泡了下午茶,师徒俩在炎炎午后聊了起来。
他很自然地重提来马的大计:“原来吉隆坡和清迈之间只是两个小时半的航程,也许明年可以先去大马,才来沙蒙教课。”
我不知道他这次会不会实践诺言,但还是很用心地听进去。也许在哪里见面已经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知道他健康、开心。
临别,无微不至的老师为我安排了嘟嘟车到门口来接载。师母喜美子把全体师生都叫了出来,大伙儿在车后围起大圈圈,高唱骊歌:“何时何地再重逢?啊,总有一天会相聚……”
坐在车里的我,想起了师母形容心爱的次子饭田拓离去的那幕。他们也许不知道,那一双双挥动的手,把万般不舍全挥进离人的心坎里。
嘟嘟车扬尘而去,只见饭田老师还在拼命挥手,这时我的视线已经一片模糊了,悄悄在心里说:老师,珍重再见!
(原文于2007/05/11见报)

后记:
我总会在樱花季节想到许多美好的人与事,把旧作搬到部落格来,让老同学“认识”我的恩师——饭田诚示,是他让我有机会踏足日本、拥有许多美好的记忆,也让我对生命有所启示。
此时此刻,他很可能不在日本赏花,而是在泰北山区继续他伟大的事业——义务教导少数民族学日语,让教育改写那些贫困孩子的一生。
有梦的人,最幸福。我以恩师为荣。
(珍)
*

读后点评(8/4/2010):

亨利贞元(部落格留言):其实我也到过日本,不同的是你乘飞机,我跳飞机!嘻!逗留了一个月还引发了不少趣事!超喜欢日本!

亨利(短信):这篇文章有点长……感觉上很难一口气看完,如简化一些更好……这是个人看法,熟熟,NVM啦!

我的回覆:20年师生情,又经历了这么多,不是三言两语能写完,有空才看吧~NVM,哈!(突然很想在今年10月底再到横浜饭田老师家一游,人生无常,能相聚的时间毕竟不多了……)

Monday, April 5, 2010

梦里樱花纷飞时

在博客里,四季最美的春天来了,我最爱的樱花又在中国、日本及韩国铺天盖地似的,美得令人魂萦梦牵。
我前后到过日本六次,两次跟学习日语有关,是国际交流基金赞助的游学之旅,另三次跟工作有关,首先是日本新闻协会为期一个月的研修课程、然后是《朝日新闻》亚洲网络为期三个月的专题采访,以及2006年日本明仁天皇官访大马之前,本地三家媒体应邀到日本采访一周。最后一次,我自掏腰包跟友人到访北海道之春。不过,在日本逗留最久的三个月里,最难忘的是走遍东京寻访樱花的经历。
对于学日语的人来说,樱花是个精神象征,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,我也一样。赏樱,我最爱夜樱,尤其是在千鸟渊观赏夜樱,美得令人流连。
对于守秩序的日本人来说,赏夜樱是很神圣的,千鸟渊赏樱最佳位置早已挤满了人群,在市议会执法员的指示下,一人一步走在山谷旁狭窄的通道上,或抬头仰望枝头,或俯视向谷底伸展枝叶的樱花,全神贯注,口中说道:“好美啊!”
自2007年北海道之旅之后,再也没有踏足东瀛了,樱花如雪般的花瓣雨,只有在梦里纷飞了。
*
后记(8/4/2010):
在博客上看到一首小诗,超爱,附录于此:
(场景)一位中国媒体人初次在东京墨田川船上欣赏夜樱,下雨看得不是很清楚,感觉不错,算是日本传统的夜游形式,他诗兴大发,写下“夜樱”。
*
夜樱
*
夜树下看樱是一袭长裙,
围裹着四月稍寒的春,
镜头留着水边的花,
缀满来去的行程,
后来有传说,
樱如佳人,
却只记,
红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