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ly 30, 2009

老同学部落格

又有部落格比赛了。我天真的想,我们的老同学部落格是不是也有机会角逐奖项?
这样的想法,很天真吧。
自年初创设此部落格至今,153位同学当中,仅有两人还在努力写博文、一个努力联系老同学,这个空间迄今没有达到真正的互动,又凭什么角逐奖项?
我又天真的想,这个部落格也许可以改名为“小·晓”部落格,首先当然是考量撰文的人,另一方面也寓意“自小就晓得彼此的存在”,老同学们,赞成吗?
(应该不会有人回答……,唉!)
天真的想法不容易落实,不过,有梦是好事。
附录以下资讯,如果你有兴趣看看别人的部落格,甚至参赛的话,就点击进入吧。

*********
2009第三届《大馬中文部落格祭》
01 最佳时事部落格(国内外时事评论。拥有独特观点,引导读者解读时事。)
02 最佳艺文部落格(记录艺术或文艺,例如画画.,舞蹈,文学等作品。)
03 最佳科技部落格(用文字或图像呈现任何科技和电脑网络相关知识。)
04 最佳电影部落格(介绍电影和分享观后心得,以及任何影评相关作品。)
05 最佳社会关怀部落格(报导,记述,推动身心灵的作品。关心自己,关心社会。)
06 最佳两性部落格(探索男女之间的话题,剖析两性关系。)
07 最佳亲子部落格(亲子之间,情浓于水。生活相处,无尽话题,无尽的爱。)
08 最佳摄影部落格(让图片尽情说话,让摄影人尽情表达。)
09 最佳音乐部落格(创作音乐很快乐,评论专辑乐坛不可少。)
10 最佳饮食部落格( 吃你所爱, 写你所吃,美食和食评一起来。)
11 最佳时尚潮流部落格(赶时尚,跟潮流,写出心得与人共享。)
12 最佳旅游部落格(爱旅游,不寂寞;旅游心得益人益己。)
13 最佳幽默趣味部落格(你的幽默,我们的欢乐。幽默趣味的漫画和文字秀出来。)
14 最佳商业应用部落格(用部落格开创事业不是问题-分享经济,投资,创业,营业,有钱一起赚。)
15 最佳海外中文部落格(全球中文博客一起来,大马博客请让一让。)
16 最佳自爽部落格(自爽无需理由,没有定义,时间和空间任我行。)
17 年度博客(对大马中文部落格具影响力的博客。)
18 2008十大推荐部落格(10份)
比赛详情可上网查询 http://mybloggercon.com/award/
报名日期从2009年7月20日至2009年8月19日11时59分为止,并将于2009年9月10日公布入围名单。

(珍)

Wednesday, July 29, 2009

胡萝卜、鸡蛋,还是咖啡豆?

刚看了一则故事,觉得很有意思,转贴在此,与老同学分享:

故事是这样的:
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,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。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,想要自暴自弃了。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,好象一个问题刚解决,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。她的父亲是位厨师,他把她带进厨房。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,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。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。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,第二只锅里放如鸡蛋,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。他将它们侵入开水中煮,一句话也没有说。
女儿咂咂嘴,不耐烦地等待着,纳闷父亲在做什么。大约20分钟后,他把火熄了,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,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,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。做完这些后,他才转过身问女儿:
“亲爱的,你看见什么了?”
“胡萝卜、鸡蛋、咖啡”,她回答。
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。她摸了摸,注意到他们变软了。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。将壳剥掉后,他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。最后,他让她喝了咖啡。品尝到香浓的咖啡,女儿笑了。她怯生问到:“父亲,这意味着什么?”
他解释说,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——煮沸的开水,但其反应各不相同。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,结实的,毫不示弱;但进入开水之后,它变软了,变弱了。鸡蛋原来是易碎的,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。但是经开水一煮,它的内脏变硬了。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,进入沸水之后,它们倒改变了水。
“哪个是你呢?”他问女儿。“当逆境找上门来时,你该如何反应?你是胡萝卜,是鸡蛋,还是咖啡豆?”
你呢,我的朋友们,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的,你是胡萝卜,是鸡蛋,还是咖啡豆?

(珍)

Tuesday, July 28, 2009

一个面包的启示

下午,我在会议上要求同事们针对刚结束的比赛提供意见,结果有人认为派面包给中学生是不当的:“现在的孩子不吃这种面包,像我儿子那样,派面包给他们很cheapskate,不如送一支笔。”
那场比赛是在上周六早上在全国25个赛场同步进行的。往年,我们体恤专程到指定赛场参赛的学生,特地派发面包和矿泉水当作早餐。今年虽没有赞助商,报社基于教育大前提而坚持续办,我和同事们为了省钱,将雪隆区的茶点简化成一个面包,而北马也有两个赛场是完全不派报纸和面包的。
我负责的赛场有96位学生,不知是负责老师在场的关系,还是我特别有威严,学生们排着队领取报纸和面包之后,都会说声谢谢,让我派得很起劲,万万没想到同事会有“cheapskate”的想法,令我不得不省思。
人人都说现今的孩子很好命,普通一点的面包,没人放在眼里,我的女儿却是靠一个面包,从早上6时30分上学撑到下午2时许放学回到家为止。我曾问她,爸爸每周给她那么多零用钱,干吗不到食堂买东西吃,她说一个面包足矣,省下的钱,她悄悄付班费什么的。我猛然惊觉女儿真的很像我,当年离家到Batu Pahat念书,省吃俭用,老是觉得向父母伸手要钱是很不应该的事,因为那是父母的血汗钱,所以我就拼命省呀省,省到营养不良,哈!
一个面包的价值在哪里?参加比赛之后,获得一份赠报和一个面包,那又意味着什么?
老实说,我很不苟同同事的看法。教育是很重要的,让孩子过安逸的生活,是现代父母视为己任的天职,不过,别忘了要灌输他们居安思危的观念。经济许可的话,可拥有物质享受;经济不允许时,孩子们如何面对现实、如何接受一个面包?
有位自以为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,常常以大学为目标,要孩子奋发求进,尤其是自小聪慧的长女。后来,家庭经济陷困,根本没钱送长女出国,只能让她念本地大专学院,结果女儿对着妈妈怒吼:“当初是你说要供我出国的,为什么现在又说不行?”
那个妈妈不得不背着丈夫向亲朋戚友借贷,搞到人人见到她都想逃,最后总算筹了一笔钱送女儿出国,了结一桩心事。
让孩子知道不是每件事都是理所当然的,让孩子懂得珍惜、惜福,不管处于安逸或不安逸的时刻,都能泰然坦然面对,那就是一个面包的启示了。
你的孩子会不会珍惜面包?一个面包,就足以测试你的教育绩效了。

(珍)

Sunday, July 26, 2009

家乡的味道

巴罗有美食吗?虹问。老同学记忆中有没有难忘的家乡味,或者根本没味道?
我的答案也许会令你吃惊,因为童年记忆里,家乡是没有味道的,因为当时家里很穷。
“小时候家很穷”是一句很好的开场白,至少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,话题很自然流畅地开展。
小时候穷的人很多,那是五六十年代,国家刚独立不久,农业型经济处于起步阶段,巴罗人以割胶、做园丘工的居多。我家是做豆腐的,大家族,僧多粥少,爸爸是长子,我是长孙,家里的早餐经常是白粥配酱油,或者牛奶配饼干,有时看得腻了不想吃,宁可饿着肚子上学,结果经常在学校集会时晕倒,黄茂宽老师就会叫书记通知家人,妈妈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来接我回家。回家途中,挨骂是难免的。
我和弟弟只相差一岁,两人自小节俭成性,对吃喝的要求降得很低,不会因为吃不到什么美食而感到遗憾,姐弟俩偶尔开口向妈妈讨钱买瓶可口可乐,就会喝得很乐,至少乐上一个星期。
爸爸曾是婆婆最疼爱的儿子兼最得力的助手,他担负着长子的重任,每天夜里别人就寝时,他才开始工作──磨黄豆、煮豆浆和制作一大桶一大桶的豆花,直到凌晨四五点,三大桶豆花快凝结时,也是妈妈和婶婶起身制作豆腐干的时刻,爸爸这才算完成工作,在鸡啼声中回房睡觉。
提及爸爸的工作,是因为当他起身已是下午二三点,家里能吃的也许吃个清光,这时妈妈就会到街上买碗云吞面汤给爸爸吃,他吃剩的,就轮到我们吃。那是我尝云吞面的唯一机会,所以特别眷恋,至今还喜欢吃报社食堂的云吞面汤。
上回跟虹、芩约会,谈到当年趁学校假期做“公司工”的事,一大早坐在街头等罗里载我们到园丘干活的画面又浮现脑海。虹说:我明明是千金小姐,为什么也跟人家去做公司工?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。
人生旅途上的种种经历都是可贵的,在成长过程中增添了不少苦中带甜的记忆,当然也不乏甜中带苦的。到了不同阶段,回首前尘,有另一番诠释。是苦是甜,自在人心,没有绝对。
我记忆中的家乡,纵使没有味道,也像一张张黑白旧照片的价值一样,没有味道也是一种味道,令人缅怀的成长味道。

(珍)

Tuesday, July 21, 2009

再見明福!


七月八日晚上,我值夜班,下午已經聽到明福被反貪污局傳召的消息,心里想:沒事的,很快就放人。
趙明福是我的前同事,之前他是駐八打靈再也總社記者,後來被派到加影。
他是一個很可愛的大男孩,有點孩子氣,雖然個子很高,但是說話做事都很溫柔,因為他很瘦,我常笑他的腰圍比女孩子還纖細。
後來他離開星洲去當行動黨歐陽捍華的秘書時,我們見面時還是離不開他的 身栽,他常被我搞到臉紅。
明福做事很認真,他在加影當記者時,常被雞蛋里挑骨頭的社團組織政黨人士搞到頭大如斗,我常叫他不要把自己當成三頭六臂。
“那些人不滿意的話,叫他們來找我,就說是我安排你的工作,你不能什麼都去採訪。”我這樣跟他說,實事上也是如此。
但明福太好人,會覺得如果邀請採訪不去,對方會不爽,盡量做到面面俱圓,讓自己累個賊死。
我不是一個很有耐性的上司,有時覺得他太婆媽。但不得不承認,有這樣的下屬,是一種福氣。
他加入政治圈出乎我的預料之外,始終覺得他的個性太直率太溫柔,人善被人欺。
但後來看到他的成長,覺得世上沒有絕對的事。
他被反貪污委員會傳召的那一晚之前,看到他面對挑戰時都沉重應付,覺得這一關對他來說應該不算什麼吧。
直到晚上十二時,歐陽又到反貪委員會吵著要放人,我改了這則新聞之後,心里想:明福這次要吃苦頭了。
第二天下午,接到消息說有人從反貪委員會大廈跳下來,我根本沒有把它和明福聯想在一起,被反貪委員會的扣查的人不止這幾個人,該委員會應該還有盤查其他案子吧,再說那幢大廈不止反貪委員會,還有其他公司和機構,沒有這樣巧的事。
但還是催同事打電話給他,只是想叫他說說被盤查的經過。但他的電話一直打不通,連未婚妻也說,明福到現在沒有消息,不知放了沒有。
後來我的記者打到給另一位被盤問者陳文華時,我開始忐忑不安,因為那時候已經知道被盤問者其實只有陳文華和趙明福兩人。陳文華沒有事,但明福的電話還打不通。
接著,越來越多同樣的壞消息傳進來,雖然沒有人確認屍體是明福,但是我心里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……我的淚水像決堤的洪水,其他人還抱著希望,但我已經心里有數。
那天,我流著淚處理他最後一次露面的照片。明福在照片忙著打電話聯絡人,被反貪污委員會職員帶走時也很淡定……明明之前一天他還是好好的一個人!
一切發生的太快,令人難以預料。我在一夜之間失去一位前同事,他的未婚妻在一夜之間失去了未婚夫,肚里的孩子一夜之間失去父親,社會在一夜之間失去了人民的信任。

文:曉虹

Monday, July 20, 2009

心中的两棵树

前言:

七场新村嘉年华结束后,工委会主席作了一个调查问卷,其中一道问题是:你认为最成功的是哪一站?我选择了乌鲁音,后来发现跟我作同样选择的,还包括主席本身及其他几位同事。
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原是我们最担心的一场,这里的人没有太多经验和见识,可是当两村人动起来时,一场盛大的嘉年华如期上演了,留给大家一个美好的回忆。
我的最爱,是长在两村交界处的两棵树。嘉年华结束之后再访乌鲁音时,我终于如愿地用手机拍下这幅美景。

题:心中的两棵树

我的心中有两棵树,就在乌鲁音新村。
每次来到乌鲁音,从“新”村(峇鲁)走向“旧”村(南马),我的目光会痴痴缠着位于两村交界处的两棵大树,它们宛如两朵大蘑菇,当车子飞驰穿越两树之间的小径,一路风雨就会被大蘑菇阻截,无从放肆。不用自己开车时,我都会忍不住频频回眸。
628天未亮,密密麻麻的雨点打在车前玻璃,在眼前幌动的水扫阻挡不住沿途美景,尤其是水坝周围一片绿茵映碧波的魅力,我用眼尾的余波在偷瞄。
一个人驱车上山,心中雀跃。往返乌鲁音近两个月,只为了筹备这一天,往后也许不会如此勤于奔走此村,心中愈发珍惜每一棵树、每一寸美景。
当晚,上台亮相献声完毕,趁着夜未央,悄悄抽离暄闹的宴会,又独自踏上归途。如墨的夜色早已吞没那两棵树,然而白天的英姿依然清晰地浮现脑际。想起了在晚宴上频频鞠躬致谢的郑校长、台下嘴边漾着笑意的联邦村长和两村村民,很感恩。
朝向乌鲁音的路途不只一条,我却在临别才发现这条路的景色最美,在惊险的左拐右弯之际,美景若隐若现。我也是在最后时刻才感受到乌鲁音的好。
从意见分歧、战战兢兢的开会筹备,到嘉年华开幕拔河时的笑闹斗劲,真正感觉到开心!因为开心,所以有动力继续走下去。
我悄悄为心中的两棵树命名,一棵叫“峇鲁”,另一棵就称为“南马”。两村村民之间存有微妙的互动关系,我们这班外来者强硬凑合,不得不先叩敲他们的心门。心门不开,再多的努力也徒然,站在交界路口的两棵树,任小径穿越彼此的心脏;路在前方,能不能放下歧见,互通往来,就在于村民的足下了。
当然,他们最终选择了双向沟通、共享资源。
下山途中诸多感慨,强忍哭的冲动。那是完成颇艰巨的任务之后,悄悄滑落心谷的喜悦的泪水。
黑暗中的那两棵树,在我心中清晰如昼。 (原文写于7月2日)


(珍)

Sunday, July 12, 2009

冷热乌鲁音

(一)超炫溜溜板
一场嘉年华,令人爱上乌鲁音。
乌鲁音位于云顶山脚,有山有水,有热水湖、也有瀑布。从吉隆坡驱车到乌鲁音,车程约一小时,山路相当陡斜,经过水坝和内湖,沿途处处是美景。
顾名思义,乌鲁音很“乌鲁”,新旧两村合起来,总人口仅四千多人,我们策划活动之余,也请编采部配合,在报端好好的介绍这里的美景和美食,希望吸引更多人前来参盛。
在一系列报道中,有张图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只见当地人将大瀑布当溜溜板,从20尺的顶端顺势滑下,惊险万分,活像特技,令人怀疑图片的真实性。
嘉年华前夕,我们在现场筹备完毕,带着一身臭汗到瀑布去,果然见到男男女女在玩“溜溜板”,从瀑布顶端滑下没几尺,人就凌空飞落水面,令人大开眼界,叹为观止。
原来乌鲁音人身怀绝技!

(二)箭猪也无憾
乌鲁音人说话单刀直入,很有新村人的特质。第一次开会,我和老大都成了箭猪,众矢之的。
我们拨款给旧村(乌鲁音南马)华小,却号召新村(乌鲁音峇鲁)人一起到旧村献力。老大和我先后汇报,结果几位大汉冲着我咄咄逼人地问: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华小?为什么不在我们这里办活动?
第一次、第二次会议,不满依然存在、心结仍未解开。后来,我无意中碰触到关键处,有人鼓掌了,有人开窍了,南马人主动献议两校携手合作、盈余平分,总算化解了微妙的僵局。
嘉年华当天一早,我们以拔河友谊赛作为开幕。媒体队人手不足,握笔的也被拉下场,我这个最不够“力”的,只好当裁判、吹口哨,难得有联邦村长替我护航,握紧粗绳,让我顺利执行开赛任务。
最后,握笔的当然比不上拿锄头的,媒体队殿后,新村和旧村人一较高下,开心又热闹。一波又一波的活动,近万人共度美好的一天。
圆满的结局,就算当初是箭猪又何妨。

(三)荤笑话
工作不忘娱乐。来到有山有水的福地,怎能不找乐子?
我们在商议玩乐的点子时,有人说:去瀑布就好,热水湖太热了,鸡蛋放下去都会熟!
另一位仁兄连连点头附和道:对啊,放两粒熟四粒!
图说:热水湖冒出水气,有的温度奇高,连蛋蛋都会熟透!

(珍)

Monday, July 6, 2009

往前冲吧!

七场新村嘉年华终于结束了,开心得想要大喊大叫。
虽然这个结束不是真正的结束,不过,我喜欢在心情上有个句点,有个喘息的空间。
昨晚,我盛装出席嘉年华晚宴,校长特地安排我坐主桌、参与剪彩,我心存感激,十分轻松愉快地度过这个回合的最后一场慈善晚宴。
这几个月播下的种籽,开始萌芽了。接到一些校长发来的短信或电邮,声声感激,让我差点落泪,而上司昨晚在宴会上说的肺腑之言,也令我动容。是的,在嘉年华见到的一张张笑脸,让我们深深感受到,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
我们的媒体队一如所料,继续在篮球场上扬威,在雪隆区四场嘉年华四连冠,我一一向“183 Club”的帅哥们道谢。其中一位最资深的帅哥打完这场球就离队了,因为申请调职不遂,索性辞职了。
我在球场边听完他的故事,心情复杂。他一心要离开现在的岗位,上头给他新任务,他却没太大信心和兴趣,只求退回记者的职位,却无法如愿。他在嘉年华球赛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支持,所以我是倾向同情他的,不过也无能为力。
在晚宴前,跟另一位主管级同事聊起来,他斩钉截铁地说:“如果人人都有退路,还有谁往前走?”他的一句话如当头棒喝,我突然想起,自己不也是狠下心往前走,才走出这七场嘉年华吗?当初没有赞助商、没有任何资源,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,我们各部门齐心协力才打了一场漂亮的战。如果当时可以说“不”,我们会有今天的收获吗?
前路充满未知数,如何克服心理障碍,勇敢地跨出第一步,十分考智慧。
有位高层在办公室政治波涛的冲击下,离开我们两年,最近又回巢了。当初被“放逐”到另一家报社,意外地让他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,两年后回归,面对的是烂摊子。这个摊子原本就烂了,因为时不我予,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深化了裂缝,一波又一波的努力如石沉大海,不过,他接受了上头的旨意,回归了。
他上班的第二天,偶然在食堂相遇,他出示了一则短信,那是他十一岁的儿子发的,内容约略如此:“我们一家人都支持你,无论成功与否,我们相信你会倾全力去完成。”
他说:看了这则短信,感觉到儿子真的长大了。当时我没说什么,因为泪水已经悄悄在眼眶里打转。
我也有不如意、想不通的时刻,除了写在博客里,也会回家向孩子诉苦,问他们妈妈是不是太小气了。有一次,女儿在我的博客留言,字里行间,一如知心朋友,有劝导、有勉励,让我的忧虑烟消云散。
我在工作上可以全力冲刺,多亏家人的支持。我从安逸的网络电视回归报社,也跟家人商量过,重点在于往后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,他们都很明理,知道这是妈妈喜欢的工作,也乐得有更多的空间。
没有退路,只能往前的时刻,后面有一群人支持你,那是最开心的事,也是最大的推动力。
我好想跟那位同事说,放手一搏,往前冲吧!

(珍)

Saturday, July 4, 2009

請問巴羅有什麼美食?

老實說,以前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就要扒頭,印象中家鄉沒有什麼美食。
不要說巴羅,就連柔佛州的特色美食是什麼?我想了半天還是答不出。
我是到吉隆坡生活多年才知道有Johor Laksa這種食物,那算是可以在其他州民面前提起的美食,很可能許多同學沒有嚐過。
不不不,Johor Laksa(右圖)不算是咖哩麵,它其實和新加坡叻沙很相似,用的麵條很像意大利麵(或許根本就是),湯底用蝦米和魚肉敖煮,配料是生的菜豆和豆芽。很陌生吧??
我們通常講的叻沙就是咖哩麵/米粉,在其他州民眼中是很不可思議的事。
一位北馬朋友到柔佛時,聽到Laksa食指大動,但他吃了一口臉立刻沉下去。
“明明是咖哩麵,怎麼叫做叻沙?”
在北馬人眼中,叻沙就是指Assam Laksa,用甘孟魚敖成湯頭,粗米粉燙熱加進古宋葉和薄荷,切絲的大蔥、黃瓜和黃梨,食時加一匙蝦膏,酸酸腥腥的滋味,會令人上癮。
所以他下意識Laksa一定是酸的,在柔佛吃到的叻沙是椰漿咖哩時,他的味覺和腦神經無法配合一致而差點神經錯亂。
我還沒有告訴他,我第一次吃Assam Laksa的時候,差點嘔出來哩!Assam Laksa在南馬人口中,還不是同樣是無法接受的怪東西。
南北馬不但有文化衝突,連飲食也有衝突。
嫁給北馬人後,講飲講食時一定是斗輸對方,北馬美食多得不勝枚舉,加上北馬人嚴重的優越感,什麼自認第一,吃方面更不認輸,每次要舉出南馬獨有美食時就辭窮了。
巴羅又有什麼食物曾經令人回味無窮,或者念念不忘呢?
東西好不好吃,其實是很主觀的。以前認為巴羅找不到好吃的東西,現在想起來覺得大錯特錯,有些東西回去巴羅是非吃不可的。
尤其是一些食物帶給我們的不止是味道,而是回憶,它對我們而言就是山珍海味了。
我印象中很難忘的味道是“駝伯”的雲吞麵。
小時候住在巴羅青年促進會那條路,駝伯的雲吞麵檔就在後巷子,每次抗議媽媽煮的菜不對胃口時,就會拿個大碗公去找駝伯買雲吞麵。
駝伯的雲吞很像跌進水里的雲朵,裹住香香的肉羹在水中飄呀飄;用火炭烤出來的叉燒很夠火喉。駝伯會用高超的刀法切出薄薄的叉燒片,小時候就喜歡吃這樣的“紙叉燒”。
後來駝伯去世,他的徒女“賣麵嫂”承繼了麵檔繼續賣雲吞麵,但是不管怎樣就是煮不出駝伯的味道。
沒有上課的早上,常常被黃茂寬老師叫去瓊海豐咖啡店(應該沒有記錯名字吧?Correct me if I m wrong)買白麵包。
不知是老板看我否年紀小的關係,總是先泡顧客的咖啡和烤面包,讓我等很久,也讓我有機會在廚房看老板的女兒裹包子和做糯米雞,那一盆醃好的雞肉和豬肉未煮熟已經飄香。有時候叔叔給的麵包的錢算一算還有剩的話,我會自做主張買一粒豆沙包獎勵自己。
白麵包是一整粒帶皮的,老板要用鋒利的麵包刀去皮,再切成一片片,還要擠進一個鐵制的皿器里,放進燒開水的爐子里蒸數分鐘,麵包拿出來時軟得像棉花糖,趁熱塗上牛油即刻和麵包溶為一體,吃進嘴里齒頰留香。
最近回去巴羅時發現拿督歐有一家咖啡店有賣這樣的蒸麵包,堂妹硬要拉我去吃,我從夾著牛油咖椰的蒸麵包中找到似曾相似的古早味。
一家人吃了好幾碟,讓老板看傻了眼。
因為時間關係下回再續,希望同學們提供一點資料,你們的回憶中,是否有很難忘的家鄉味,還是你的記憶根本沒有味道???????
文:曉虹